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站内搜索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为工业柳州生态建设提供编制保障

  发布日期:2017-11-29 1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运用大量篇幅阐述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6个单位和基地中,其中有2个属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可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专门提出建设“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作为工业城市的柳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矛盾,需要更加深刻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让山青水秀地干净这块生态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把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讲话精神学深悟透

首先,要学习领会好讲话原文要义。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涵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各领域各方面,我们既要全面学习,又要突出重点,着力把握其科学内涵。习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专门强调指出: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提出要综合实施山水林田湖海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习总书记对生态建设的讲话具体明确,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准确把握和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与思想武器,对加快推进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把讲话精神理解好,把方案措施制定好,把具体的工作落实好,就是最好的理解和贯彻。其次,要联系起来融合理解20153月,中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确定了目标、原则等顶层设计,为广西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广西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生态环境保护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必需品。自治区党代会提出营造三大生态,其中之一就是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大会的决策和部署完全契合习总书记视察广西的讲话主旨,只有结合起来理解,联系起来落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才不辜负习总书记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常流、空气常新的期望和嘱托。第三,要把生态战略放在优先地位。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加快发展的金字招牌。总书记在视察调研中嘱咐,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美丽形象的发力点。广西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将绿色发展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项决策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重在化共识为实践,把信念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将绿色发展理念注入工业柳州美丽新形象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立足柳州,建设美丽柳州,就是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柳州。今年6月,全国各大媒体与《广西日报》连续4天系列报道柳州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掀起热议,影响深远,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春花秋水,画卷柳州的花园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已经呈现给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在绿色发展中进一步增强。

确定理念不动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与自然资本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看作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一个地区的发展核心竞争力。作为工业城市的柳州,更要在加快经济建设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市人大制定柳江河和莲花山保护条例,为我们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法治依据和法律保障。在这一理念和思维指引下,柳州经过转型和十几年的治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特别是绿色发展的理念,必须一如既往坚持下去。

确立目标定好位。柳州在2016年初就已提出实施绿色发展,打造美丽柳州新形象。市委书记郑俊康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专门讲到,绿色,是柳州发展的保鲜袋。绿色发展,强调的是生态文明的进步,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眼的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赏的美好家园。我们早已深刻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非常可喜的是,去年来,柳州在原有生态保护基础上,又规划了柳东新区、柳江区和柳北区等3个湿地公园,规划的北部生态新区正在逐步实施中。我们要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为抓手,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丽柳州。

确定思路抓重点。面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柳州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路径,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壮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实现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是: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按这张蓝图去实施和落实。

为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科学分配机构编制资源

作为编制部门,必须让编制管理政策法规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总书记讲话精神指引下执行。具体以柳州城市生态保护和成立北部生态新区为例,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应有编制保障。

绿色配置编制资源。为适应北部生态新区经济和生态发展,必须有相应机构来组织协调各项工作,抓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围绕新区城镇、生态、智能的特点要求,编制部门依据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通过调研协调,牵头起草了有关方案,由编委会专门审议通过了《关于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审议通过了《关于筹建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设立相关机构的请示》。与原阳和工业新区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调整相应职能,对新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等工作。2016年柳州市通过首部实体法即《莲花山保护条例》,2017年依托现有机构,设立莲花山保护中心(加挂“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牌子),为保护莲花山——柳州城市绿肺提供了坚强的机构保障。

科学设置相应机构。2009年,柳州打破机构编制壁垒,整合城管、住建、水利、国土等多部门职能力量,在柳江河上统一成立水上执法队,开展24小时动态监管,形成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没让柳江河成为排污的容器,而变成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根据改革和建设需要,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按照编制管理撤一建一的原则,撤销招商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局,组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便于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从柳北区、城中区、柳东新区的城市综合执法、国土资源、工商行政等部门调整划转部分人员编制保障新区建设,设立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北部生态新区分局、市国土局北部生态新区分局、市工商局北部生态新区分局,各分局的设立为北部生态保护新把关护航。

专门开通绿色通道。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产业与生活融合,成为柳州绿色发展、推进绿色低碳示范建设三大发力点。在编制人事方面,同样以绿色发展的理念开通绿色通道。为加快北部生态新区发展,编制部门会同人社机关,专门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人员调动开通绿色通道,登记入编手续特事特办,为人才进入大开方便之门,同时保留被抽调人员三年的原编制身份。



分享至:

版权所有 &cppy; 2009,bet365比分,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建议使用Chrome、IE9.0浏览器 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092号    桂ICP备05009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