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学一做”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发布日期:2017-01-06 16:22  
机构编制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始终贯彻落实好党有关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
机构编制管理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和责任心很强的工作,改革涉及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广大群团组织众多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触及利益、破除屏障、解决积压矛盾的同时,来自利益群体的阻力容易形成新的矛盾,使改革步履维艰。从事机构编制管理人员,必须在学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中,履行好共产党员的八项义务,围绕党的大政方针抓编制资源管理,以宽广的视野投入到改革大潮中,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当前,必须把“两学一做”与简政放权、方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结合起来,与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的“八个一”改革结合起来,使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与政府职能转变、与治国理政创新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促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和顺利完成。
党领导下制定的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法律规范,充分体现党对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志和意图。严格遵循各项编制管理法规,才能更好的体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因此,“讲政治、讲规矩、讲道德、讲奉献”,是必须具有的觉悟和党性,“有信念、有纪律、有品行、有作为”,更是对机构编制管理人员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的要求和规范,一样都不可缺少。我市近两年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亮点纷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忠实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政策、落实决策果敢有力,也得益于编制管理人员吃透中央和国务院改革精神,准确解读相关政策,积极适应新常态,紧扣改革形势,紧随发展步伐,落实编制管理法规得当有力。“一枚印章管审批”,简政放权,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在广西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都取得很多开创性成果。另外,为响应中央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指示,我市在贯彻落实国务院“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和中央编办、自治区编办要求,积极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量问题,把减控下来的编制,主要用于急需的教育和城镇化建设等民生事业,解决新建扩建学校教师紧缺难题。去年来先后核拨教师编制2000多个,有效缓解了新增中小学教师缺编问题,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在市、县(区)和乡镇,分别成立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扶贫助理,这是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精准扶贫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指示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在政治上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的直接表现。
在编制管理中守纪律讲规矩,才会促使领导干部规范用人用权和履职尽责。通过学习党规党纪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使编制管理人员知道边界,明确规则,牢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为正确履职尽责打下了思想和工作基础。近年来,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我们逐步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如《进一步加强编制管理使用的意见》、《机构编制事项审批办法》、《借调人员管理办法》、《机构编制与财政经费配套管理办法》等,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审核和编制卡管理的规定》等,从制度上堵塞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混编混岗、“吃空饷”等漏洞。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编委、编办议事、办事制度,强化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加强机构编制审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制度上减少随意增加机构编制和超编进人等行为。